adc頂尖對線壓制技巧 24V轉15V,不用轉換芯片,用電阻分壓可以嗎?
24V轉15V,不用轉換芯片,用電阻分壓可以嗎?當電壓從24 V變?yōu)?5 V時,無需轉換芯片和使用電阻來分壓。此外,它只需要增加功率三極管來放大電流。兩個三極管連接成復合管放大形式。驅動管采用3807
24V轉15V,不用轉換芯片,用電阻分壓可以嗎?
當電壓從24 V變?yōu)?5 V時,無需轉換芯片和使用電阻來分壓。此外,它只需要增加功率三極管來放大電流。兩個三極管連接成復合管放大形式。驅動管采用3807(電視開關電源分路管),電流放大系數(shù)高。最終功率放大器采用大功率開關三極管,可并聯(lián)固定在大面積鋁板上散熱,所有元件如上圖所示連接在電位器上。只需將輸入端連接到24V電源上(注意連接極的正確性),調整電位器,就可以在輸出端得到大范圍的連續(xù)可調電壓輸出。調整時,用電壓表連接輸出端。當電位計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時,可以得到固定的15伏輸出。電位計固定后,可以鎖定15 V輸出。
怎樣利用電阻降低電壓?
利用電阻降壓是一種非常方便快捷的降壓方法,但其使用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。下面介紹電阻降壓的方法和適用范圍:
上圖是一個將電壓從100V降到10V的電阻,由于串聯(lián)的兩個電阻的電流相等,根據(jù)歐姆定律u=R?L,R1和R2的電阻值之比就是電壓之比,所以AB上的電壓降只有90V,BC上的電壓為10V,這里R1的電壓分為90V,完成降壓任務。
然而,電阻降壓的應用范圍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,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兩個,一是效率低,二是電壓隨負載電阻變化。
由于降壓電阻與負載內(nèi)阻之比也是它們的功耗之比,所以效率低的特點很明顯。以上圖為例,負載R2的功率為u2△r=10v2△1000Ω=0.1w,而R1的功耗為0.9w,這意味著90%的電源輸出能量被降壓電阻消耗。因此,在高功率的情況下,不可能使用電阻來降低電壓。但它通常用于低功率場合。例如,LED指示燈在220V電壓下以1mA電流工作,雖然降壓電阻的功耗是LED的200多倍,但實際功率只有0.2W,這是可以接受的。
對于內(nèi)阻變化較大的負載,不適合降阻。例如,110V手電鉆通過電阻降壓與220V電源相連。電鉆空載時,由于電流小,電阻作用有限,很可能燒毀電鉆。如果根據(jù)空載電流來確定電阻值,電鉆在鉆進過程中會出現(xiàn)電壓驟降,造成電鉆動作無力甚至停止,不能正常工作。
因此,電阻降壓只能在微功耗和負載內(nèi)阻穩(wěn)定的情況下使用。對于耗電量大或負載內(nèi)阻變化大的,還必須采取其他措施降低電壓:交流電源采用變壓器,直流電源采用高效率的DC-DC變換器模塊。這就是我的答案。
歡迎評論,轉發(fā)和喜歡
學習萬用表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分壓串阻之間的電阻,電壓比為1:9:90:900:9000有什么說法嗎?
這由萬用表設置,以形成1:10:100:1000:10000的不同檔位。因為萬用表的內(nèi)部ADC輸入是固定的,所以需要不同的電阻器來劃分電壓。如果輸入的ADC電壓太小,精度就不高,而且太大,就會超出ADC的范圍。假設最大ADC輸入為0.022v(當然,ADC不是那么小)。例如,如果連接到220V,萬用表應使用最右邊的檔位獲得0.022v;如果連接到22V,應使用右邊的第二檔位獲得0.022v;如果連接到2.2V,應使用右邊的第三檔位獲得0.022v,依此類推。設置1:9:90:900:9000,以便在設置不同檔位時,分別形成1:10000(即1:109090000)、1:1000(即19:109090000)、1:100(即19:109090000),依此類推
問題不大。AVR的ADC引腳的輸入阻抗為100m,因此每個通道的總電阻約為100k-1m,但當電阻較大時,則省電,抗干擾能力較差。電阻小時,耗電量大,抗干擾能力強。記住在ADC引腳將104(通常是這個容量)電容器連接到GND